遗址
栾武台遗址。
春秋晋中军之帅栾书墓,西汉曾为广川王所盗,栾城人为纪念栾书,在栾书墓前筑栾武台。栾武台位于城西北1.5公里处,308国道西侧,内营村村北,小裴村村东。该台建于周定王二十年(公元前587年)左右,南北长约145米,东西宽100米,台高4—5米。原栾武台上有祠,称栾武庙,明嘉靖乙巳(公元1545年)、嘉靖四十五年(1563年)、清顺治年间、咸丰五年(1855年)多次重修。现为空军雷达驻地。
柴武台遗址。系西汉初大将柴武墓冢,在寺下村西,上曾于南北朝时建善众寺,该寺于清代毁于战火,唐玄奘未去印度取经之前,曾在此挂锡,为全国名刹,该台现正初步开发。位于栾城镇寺下村西,高家庄村东北。城内惠源路直通柴武台。柴武台为西汉初年大将柴武的墓冢,1953年被平掉,现柴武台建成文化公园。
哈珊墓。位于寺下村村南,该墓系元代甘肃等处中书省行平章事,荣禄大夫哈珊之墓。修建于元大德八年(1304年)。据史载,其墓葬前有瞻思撰文的哈公神道碑一通(2005年冬已出土集中保管),正面用汉文介绍哈珊的生平及其家族,背面为蒙古文及汉白玉、青石雕像若干件,“文革”期间被毁,破损石像被埋入地下。上世纪80年代末,高家庄村砖厂生产用土时挖出了部分石人石马雕像残件,当时为保护起见,该村村委会组织人力将其深埋入村东大坑内。为更好的保护,建议将哈珊墓进行挖掘修复,定为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
清明桥。在窦妪镇南北赵村之间,为苏味道后代上坟必经之桥,清明桥创修于唐开元、天宝年间。1999年对清明桥进行修复,修复后的清明桥全长44.2米,宽5.08米。桥两边栏杆共有36根,雕刻精美。桥面板下部分为原来建筑,整个桥身由三个拱券组成,中间拱券高6.5米、宽12.5米、厚4.9米,两边拱券高5.6米,宽5.6米,厚4.9米。
苏味道墓。位于栾城区冶河镇苏邱村内,苏味道于唐神龙元年(705年)卒于四川眉山,后归葬故里栾城。1998年,我区经省市文物保管所,省古建筑研究所专家协助策划,对苏味道墓进行修复。修复后的苏味道墓坐落在原墓址上,封土高4米,直径10米,加了墓台及4座井亭,墓台周围由草白玉栏杆围绕。
杀狐林遗址。在冶河镇乏马村北。因唐代武则天时,突厥人曾进攻到此,被官兵袭杀,故名杀胡林,后改为“虎”、“狐”。五代后晋时,辽太宗耶律德光驾崩于此,其部下将国宝—《兰亭集序》刻石遗留在此,北宋发现,这便是欧本兰亭。
苏东坡祖籍纪念馆。为纪念北宋大文豪苏轼祖籍栾城的大型纪念馆,也是世界苏姓人文纪念馆,纪念馆以其翔实的资料和优美的环境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各级领导和游客参观,成为了解栾城的一个窗口。现已完成第一期工程。
“眉山发迹”碑亭。在栾城一中院内,系为纪念“三苏”祖籍栾城,发迹眉山所建,该亭由刘炳森所题之碑为主体。
李冶雕像亭。在栾城一中院内,亭内所立之李冶雕像,系由河北师大美术系教授、雕像家阎明奎所雕。
文庙大成殿。在区委旧院,系文庙主体建筑,重建于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原大成殿内供孔子、四大弟子、乡贤牌位。民国后期废,1999年重修。该建筑为一层木结构,单檐歇山式古建筑,该建筑物长20.5米,宽9.3米,台前有一宽大月台,台前有精制蟠龙石雕丹陛。文庙于元大德三年(1299年)由知区马彦文创建。文庙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于2000年落架重修,现完整。
南高乡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很有开发之必要。
赵家庄烈士陵园。在赵家庄村南。系解放战争牺牲的烈士墓地,需加强整修。始建于1947年冬,为埋葬解放战争时期攻克元氏战斗中牺牲的革命战胜的墓地。现存墓冢175个。占地约9.7亩,是历年来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栾城自明朝以来就有“八景”:“栾冢秋风”(栾武台)、“龙潭灵雨”(南五里铺龙潭湾)、“柴台晓雾”(寺下村西柴武台)、“黉壁湖山”(文庙前的湖山石)、“长桥东跨”(凌空桥)、“莲沼环城”(护城河中所种莲花)、“冶浦寒亭”(元朝末年红巾军起义领袖韩林儿姑母之墓亭)、“绿柳长廊”(纵贯栾城古驿道两旁之杨柳)。解放六十年来,栾城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今日栾城已经初具“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的新景象,由此形成了一批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新景点。现在的栾城新“八景”为:“稷穗标区”(区标广场)、“交野田丰”(交河新堤)、“柴台凌云”(文化公园柴武台凌云阁)、“苏馆崇闳”(苏东坡祖籍纪念馆)、“清明古桥”(清明桥公园)、“苏墓井亭”(苏味道墓)、“沃原林网”(栾城农田环村林网)、“玉桥玲珑”(交通公园交通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