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策法规 >>区政府文件
石家庄市栾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石家庄市栾城区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
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9-16 15:06 来源:区政府办 【字体: 打印
 石栾政办函〔202350

 

石家庄市栾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石家庄市栾城区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

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区政府有关部门:

现将《石家庄市栾城区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按照各自职责,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石家庄市栾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913

(此件公开发布)

 

 

 

 

 

 

石家庄市栾城区

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为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2〕11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冀政字〔2022〕37号)和《石家庄市加快气象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石政〔202356号)要求,加快推进全区气象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提供高质量气象服务为导向,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全方位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建设经济强区、美丽栾城提供有力保障。

二、重点任务  

(一)强化气象基础能力建设

1.提升气象精密监测能力。织密地面气象监测网,在标准化农田、旅游景点、气象灾害风险重点区域增设自动气象站,增强气象监测能力。加强气象卫星遥感和雷达应用。依法保护气象设施和探测环境。加强气象与水利、应急、自然资源和规划、林业、交通等部门相关探测设施的共建共享。

2.提升气象精准预报预警能力。针对暴雨、强对流天气等灾害性天气,强化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灾害性天气监测和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系统应用,以市级网格化客观指导预报为基础,开展本地化网格预报的检验与订正,提高0—24小时内短时、短期天气预报的订正预报能力,特别是要针对夏季强降雨天气提高0—12小时短时临近预报水平。

3.提升气象精细化服务水平。推进数字气象与智慧城市建设对接,构建“云+端”气象服务新业态,探索气象数字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方式和运行机制,实现气象预报、气象预警、气象实况、生活气象指数等产品自动感知、智能研判、精准推送的智慧气象服务。

(二)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4.强化气象风险预报预警能力。健全分灾种的气象风险预报预警体系,提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报预警能力和气象灾害防御决策支撑能力。完善多部门共享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共同构建广覆盖、立体化的预警信息发布传播网,提升预警信息发布覆盖率、及时性和精准度。

5.强化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应对能力。完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强化防御设施建设,提升重点区域和敏感行业基础设施防御水平和承灾能力。健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全网发布、靶向发布机制。实施“网格+气象”行动,实现基层气象信息员与社会综合治理网格员、灾害信息员等队伍的共建共享共用,实现气象灾害防御向街道和社区延伸。加强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演练。

6.强化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强化人影作业装备、作业阵地、作业队伍、指挥平台等能力建设。科学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利用新技术新装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试验。

7.强化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建设。以“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机制为基础,建立以防汛抗旱指挥部为主的应急联动机制。深化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建立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和社会响应机制,完善重大灾害性天气“叫应”服务标准和工作流程,健全面向党委、政府领导的重大天气过程直通式报告机制。构建分灾种、分乡镇、分时段、分强度、分影响的极端天气监测预警服务体系,开展递进式预报预警服务。

(三)提升重点领域气象保障服务能力

8.提升城市安全运行服务保障能力。开展分灾种、分乡镇、分时段、分强度的气象精准预报预警业务,研发建立分灾种、分重点行业气象风险指标和阈值,提升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防洪排涝、交通运输等生命线安全运行气象保障能力。开展城市公共设施重点隐患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提升基础设施抗御气象灾害标准,推进气象防灾减灾融入基层网格治理体系。构建行政村全覆盖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与响应体系,将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纳入乡村建设行动。提升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能力。

9.提升农业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围绕粮食生产、种业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开展全链条气象服务。面向粮食生产和特色农产品种植,联合农业等部门开展精细化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和评估业务,做好病虫害防治气象保障服务。提高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覆盖率。

10.提升高品质生活气象服务供给能力。面向健康生活、户外体育、旅游出行、新型消费等领域,发展基于场景、基于影响的气象服务技术,实现气象服务触手可及。开展基于场景的杨柳絮飘飞精细化预报服务,深化梨花、红叶、樱花等最佳观赏期,草莓、樱桃采摘期等都市现代农业观光荐游服务,形成旅游天气地图。加强旅游景气象灾害风险预报预警,提升旅游安全风险防控水平。加强卫生、疾控、气象等部门合作,开发和完善高温中暑、紫外线辐射、负氧离子浓度、花粉浓度等气象服务产品,开展针对天气气候相关的慢性病、传染性疾病等健康气象保障服务。深化相关部门和社会资源合作,推动气象科普融入式发展。

11.提升大气污染科学治理气象保障服务能力。提高大气污染气象服务水平,提前72小时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提前7天预报污染过程发生时间、污染程度和影响范围,提高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准确率,为大气污染治理提早部署防控提供帮助。

(四)强化人才保障,打造专业人才高地

12.建设高水平气象人才队伍。落实好气象科技人才创新发展措施,注重气象科技人才和骨于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将气象部门干部培养纳入地方人才队伍建设计划,享受地方人才政策,在人才工程、科研创新、教育培训、评选评优中对气象专业技术人才给予支持。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对全区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力度,有效衔接各项改革与创新措施,将气象高质量发展相关要求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二)加强法治建设。严格执行气象法律法规,加强气象探测环境和气象设施保护。实施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统一发布制度,规范人工影响天气、气象灾害防御、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气象信息服务等活动。严格落实气象标准体系。加强防雷安全监管。

(三)加强财政保障。完善落实气象双重计划财务保障体制,建立健全气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研、建设和运行维持经费投入机制。稳定气象人才队伍,按照政策规定落实气象职工有关待遇。

 

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