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重点领域信息 >>教育信息
石家庄市栾城区教育局关于做好2024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07-18    来源:教育局
【字体: 】    打印

石栾教〔202411

 

石家庄市栾城区教育局

关于做好2024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

     

 

各学校:

根据石家庄市2024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方案》(石教〔202411)文件要求,为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维护招生秩序,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现就做好我区2024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通知如下。

  • 义务教育招生报名方式
  • 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报名

    栾城区实施“公办小学入学网上信息采集”改革试点工作,凌空桥路小学、兴安大街小学、宏远路小学、宏远路小学实验学校、三苏小学、太阳城小学、新开大街小学、中心路小学、李冶街小学、祥和路小学、圣雪路小学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报名方式,家长可通过“义务教育招生报名服务系统”(网址:http://lczs.shidajy.com)进行信息采集,采集时间为7月19日-23日。招生期间各学校要设立报名咨询点,做好报名咨询、指导、服务工作,安排专人负责政策解释、宣讲,指导家长做好线上报名,对留守儿童、不方便上网、特殊家庭等学生,要安排专人帮助完成报名工作,确保不漏一人。其他小学采取线下登记报名方式入学小升初可结合学区实际,采取登记或对口直升方式入学。区教育局与相关部门建立户籍、房产、社保等入学关键数据提取核查机制,加快信息共享,实现招生流程全程监管。

(二)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报名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通过“石家庄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系”(登 录 市 教 育 局 网 http://sjzjyj.sjz.gov.cn/链接进入)(下同)进行报名,严格落实公民同招要求。凡报名民办学校的学生,必须同时报名公办学校。未被民办学校录取的适龄儿童、少年,按照要求到相应的公办学校报到录取。

二、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办法

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规定,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招收的本地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全部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除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以及依规调剂外,各公办学校不得招收片区外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 合理划定公办学校招生范围

    教育局联合各学校提前做好招生片区常住人口学龄儿童摸底调查工作,加强生源分布情况分析,加大学位供给力各学区要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目标要求根据片区内适龄人口数量和分布状况、学校布局、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为每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合理划定招生片区范围,确保义务教育划片就近入学全覆盖。片区划定要综合考虑新建小区、插建小区、廉(公)租房等特殊情况,做到“无缝隙、零死角、全覆盖”。各学校招生片区写明招生的乡村、街道、小区等,在招生期间通过公众号、新闻媒体、学校门口张贴等多种方式做好招生宣传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1.小学招生

凌空桥路小学招收308国道以东、惠源路以南、李冶街以西、南外环路以北原城镇居民子女及“房户一致”小区业主子女;西街村、刘固庄村民子女广厦小区业主子女。

兴安大街小学招收新开大街以东、衡井线以南、东外环以西、宏远路以北原城镇居民子女及“房户一致”小区业主子女;朱家庄村民子女福美小区业主子女。

宏远路小学招收308国道以东、衡井线以南(栾武路北以太行大街为界)、华兴街以西、惠源路以北原城镇居民子女“房户一致”小区业主子女王家庄村民子女;智高常春藤小区业主子女。

宏远路小学实验学校招收西南外环以东、308国道以西原城镇居民子女及“房户一致”小区业主子女;大裴村、小裴村村民子女;万科未来城、碧桂园云樾风华、瑞腾园小区业主子女;天山万创园业主子女、外来务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三苏小学招收(1)李冶街以东、宏远路以南、东外环路以西、南外环以北原城镇居民子女及“房户一致”小区业主子女;(2)华兴街以东、宏远路以南、李冶街以西、惠源路以北原城镇居民子女及“房户一致”小区业主子女;(3)华兴街以东(栾武路北以太行大街为界)、衡井线以南、新开大街以西、宏远路以北原城镇居民子女及“房户一致”小区业主子女;(4)东关村、高家庄村、小任家庄村村民子女;(5)承翰世家小区、春熙雅园小区、天阳泰富小区、英伦湾小区、东坡家园小区、林荫春天小区瀚正御璟城小区、天山熙湖小区、兴安花园小区、公园壹号院小区、天山新伯爵小区、阳光园小区、福城小区、万源雅筑小区、法院家属院业主子女。

太阳城小学招收:太阳城小区业主子女。

新开大街小学招收:鑫源路以北、新开大街以西、泰安街以东、栾武路以南小区业主子女;宏达路以北、泰安街以西、栾武路以南、308国道以东小区业主子女;新开大街以东、惠源路以南、龙威街以西、鑫源路以北小区业主子女;北关村村民子女;三苏小学招生范围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片区内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中心路小学招收:308国道以东、鑫源路以南、龙威街以西、张举路以北及308国道以东、宏达路以南、泰安街以西、鑫源路以北小区业主子女;西关村村民子女;片区内外来务工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李冶街小学招收:龙威街以东、鑫源路以南、李冶街以西、张举路以北凌空桥路以南、龙岗街以东小区业主子女;东街村、南关村、赵李庄村、邢家庄村、田家庄村、孟家园村、榆林道村、南五里铺村村民子女;福源里、文化名邸、淳茂公园城、湖山郡府业主子女;片区内外来务工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祥和路小学招收:308国道以西、张举路以北、西外环以东小区业主子女;韩家庄、焦家庄、内营村村民子女;片区内外来务工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圣雪路小学招收308国道以西、张举路以南、西南外环以内小区业主子女;马家庄、前彪冢、后彪冢村村民子女;片区内外来务工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其他小学由所属学区统筹规划招生范围。

2.初中招生                      

各初中学校招收区域内具有合格学籍的小学毕业生。初中学校不以小学毕业考试人数为招生依据,无就读小学学籍的,按招生条件就读相应初中学校                                                                              

栾城区第五中学招收凌空桥路小学;兴安大街小学;宏远路小学;三苏小学;新开大街小学、中心路小学、李冶街小学、聂家庄小学、浪头小学;孟董庄完全小学的合格学籍毕业生及符合转学而未转学的小学毕业生不含外来务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栾城区第七中学招收祥和路小学、圣雪路小学、宏远路小学实验学校、西董铺小学、柴赵小学、张家庄小学的合格学籍毕业生及符合转学而未转学的小学毕业生;城区外来务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其他初中学校由所属学区统筹规划招生范围。

)有序确定招生入学对象

    1.足龄原则。2024年小学一年级入学的适龄儿童需年满6周岁(20188月31日之前出生)。

2.属地原则。本区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由户籍所在学区负责安排入学。招生范围内小产权房业主适龄子女,可由学校与开发商等协商议定统一报名,视学校空余学位情况协调安排入学。

3.房户一致原则。“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是指适龄儿童、少年户口随父母双方或一方(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下同),且户口和住址符合户籍管理有关要求,即户口、住址和父母的《房屋所有权证》或《不动产权证书》(规划用途须为住宅)相一致。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将依据实际情况和各学校学位情况调剂安排入学。

4.稳定居住原则。适龄学生在校就读期间应保持家庭实际住址相对稳定每处住址原则上小学每六年、初中每三年只能安排一个家庭的适龄儿童、少年按招生片区就近入学,各学校要做好登记,并建立相关档案。共有房产不作为就近入学的依据(适龄儿童、少年父母的共有房产除外)。

5.人性化原则。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一方为独生子女,且该适龄儿童、少年随父母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处落户,常年同住,无户口迁移史的,可依据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独生子女一方)的房产按招生片区就近入学。

(三)优化报名入学程序

1.入学所需材料。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报名对象分为四类,分别为本地户籍人员子女小区业主子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1)本地户籍人员子女需提供:户籍证明;2)小区业主子女需提供:户籍证明,《房屋所有权证》或《不动产证书》或统一制式的《栾城区/县(石家庄市)商品房买卖合同》(加盖栾城区/县商品房预售合同备案专用章)入住证明3)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需提供:户籍证明,居住证(市内8区提供居住凭证即可)住房证明务工证明(至少一种劳动保险合同材料)或经商证明“四证”4)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需提供:户籍证明,住房证明,务工证明(至少一种劳动保险合同材料)或经商证明。以上证明材料均须在2024年6月30日前取得。

2.小升初跨县域转学相关要求。因家庭住址迁移等原因,需跨县(区)升入公办初中的小学毕业生,需采取以下方式报名入学:一是非栾城区小学毕业生到我区就学,可持相关材料于7月23-25日到栾城区教育局普教登记审核,普教依据居住地安排到指定学校。未经教育局审核通过的,学校不得接受安排,否则不予注册学籍。二是我区小学毕业生跨入石家庄市新华区、桥西区、长安区、裕华区、高新区就读公办初中的,根据石家庄市教育局统一安排时间通过“石家庄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系统”进行线上信息采集;升入以上五区之外公办初中就读的,按照当地招生政策报名入学。

3.简化报名手续。各学校要简化报名程序和证明材料,列出材料清单,提前明确、广泛宣传报名登记所需材料、报名时间和办理方式。全面清理取消学前教育经历、计划生育证明、超过正常入学年龄证明等无谓证明材料。预防接种证明不作为入学报名前置条件,可在开学后及时要求学生提供。同时,要本着便民、高效的原则,信息非必要不提供、非必要不采集,应当采集学生基本信息、家庭住址及家长姓名、联系方式等必要信息,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信息采集工作应在招生入学时一次性采集,不得利用各类APP、小程序随意反复采集学生相关信息。

(四)稳定实施招生过程

1.招生准备阶段

17月5-10日,划定中小学招生范围。

27月8-13日,小学导出毕业年级学生信息统计表,电子版及纸质版(签字章)交教育局一份备案,交相应初中学校一份,并告知小学毕业生7月21-22日到相应初中学校报到。

2.分步招生

小学7月19-29日

17月19-23日,完成公办小学线上线下信息采集工作。

27月21-28日,完成民办小学报名、电脑随机派位、审核资格、学生报到工作。

37月29日,完成民办小学电脑随机派位摇号未被录取学生的录取工作。

小学招生结束,教育局审核学校招生情况。

各学校上报《栾城区2024年入学基本信息登记表》(附件3)(一式两份,自留一份,上报一份)经学校主要负责人和包联负责人签字盖章后交至教育局

    初中7月21日-29日

17月21-22日,完成小升初直升报到工作。

27月23-25日,完成“石家庄市小升初跨县域转学”审核工作。

37月26-28日,完成片区内居民子女及“栾城户籍进城、跨乡镇务工人员子女”报名资格审核工作。

47月29日,完成民办初中电脑随机派位摇号未被录取学生录取工作。

初中招生结束,教育局审核学校招生情况。

学校上报《栾城区2024年入学基本信息登记表》(附件3)(一式两份,自留一份,上报一份)经学校主要负责人和包联负责人签字盖章后交至教育局

8月6-10日,教育局处理各类招生遗留问题。总结招生工作,招生结束。

学校发放入学通知书不得晚于8月20日

、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坚持“公民同步、属地负责、计划管理、随机派位、稳定有序”原则。

    (一)确招生工作组织实施主体。凡在栾城区辖区内办学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均由区教育局统一组织实施,与公办学校招生同步启动、同期进行、同步注册学籍。民办学校不得自行组织招生。

    (二)科学确定招生范围和对象。民办学校招收栾城区区域内学生入学,年满6周岁(2018年8月31日之前出生)栾城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和依法取得居住证的随迁子女均可报名。高收费民办学校不得招收被依法列为失信被执人的子女就读。

(三)严格招生计划管理。民办学校要根据核准登记的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办学条件、招生范围和国家规定班额,提出年度招生计划,报教育局审定,审定通过后报市教育局备案,由市教育局向社会公布对基本办学条件不达标、专职教职工数量不足、招生规模扩充过快、存在大校额大班额、学校名称不符合要求的学校,教育局督促学校整改到位,并根据相关标准控制办学规模、核减招生计划,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具备办学条件或经整改仍不合格的,教育局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直至责令其停止办学。招生计划一经确定,必须严格执行,未经区教育局和市教育局同意,不得擅自调整招生计划。区教育局在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中,为民办学校设置招生计划数,学籍注册前逐一核实学校班级数和班额等情况,确保招生计划刚性执行。

(四)公布学校招生简章。民办学校要制定年度招生简章,内容包括学校办学概况、办学特色、招生范围、招生计划、收费标准、招生咨询电话等,教育局审定备案后,通过“石家庄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系统”统一向社会公布。

(五)规范报名派位录取程序。全区民办学校招生统一通过“石家庄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系统”7月21日-7月22日进行报名。民办学校不得自行组织招生报名,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提前预报名,私下预录取结果一律无效。每名适龄儿童、少年可填报1所学校作为报名志愿。胞胎子女填报信息时,家长可申请“双(多)胞胎绑定”参加电脑随机派位,双(多)胞胎派位将产生一个派位结果,如派位录取,则组合绑定的双胞胎均被录取;如派位未录取,则组合绑定的双胞胎均不录取报名结束后,教育局对报名信息进行审核,确定符合条件的有效报名信息。当志愿报名人数小于或等于招生计划时,予以全部录取;当志愿报名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时,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确定录取结果。未招满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不再进行补录。随机派位工作由教育局7月26日在确保网络环境安全稳定的条件下组织进行,不得由学校自行组织。随机派位过程实行一次性序号排位,对每个报名学生进行排序,排在招生计划数以内序号的学生确定为录取学生。教育局将邀请纪检监察部门、两代表一委员、新闻媒体、中小学教师代表、学生家长代表等到场全程监督随机派位过程,实行全程录像,确保随机派位过程公平、公正、公开。

(六)公布招生录取结果。随机派位结果(含录取学生信息及每个报名学生派位序号)由教育局通过“石家庄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系统”及时向社会公布。被录取的学生应在7月27日-7月28日到学校报到,由教育局(学校)核验相关证件后办理入学手续。如发现学生及家长伪造证件、虚假报名的,取消该生入学资格。任何民办学校不得拒绝接收符合报名条件,经电脑随机派位确定录取且在规定时间内报到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未报到且未向该校说明原因的学生,视为放弃就读机会。因此产生的空余学位依据一次性随机派位序号依次补录,不再组织第二次随机派位。通过随机派位方式,未被民办学校录取的适龄儿童、少年,依据其户籍和家庭住址等情,在规定时间内到相应公办学校报名入学被民办学校录取(含单列计划)但不报到或报到后放弃入学的学生,由区教育局根据公办学校招生情况,调剂到相对就近的公办学校就读。民办学校最终录取结果(包括随机派位结果和其他单列计划招生结果)由教育局通过“石家庄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系统”统一向社会公布,注册学籍的学生名单应与公布的录取结果一致。

    、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权利

(一)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各学校要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全面落实县(市、区)长、教育局长、乡(镇)长、村长、校长、家长、师长(班主任)等“七长”控辍保学责任制精准实施控辍保学措施建立健全县、乡、村、校四本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台账。要通过“四查三比对”查户籍、查学籍、查在校学生、查脱贫户适龄儿童少年,用户籍与学籍比对适龄失学儿童少年、用学籍与在校学生比对辍学学生、用辍学学生与脱贫户数据库比对脱贫户辍学学生,通过入户摸排等方式,摸清工作底数。各学校要基础上建立适龄儿童台账(含随迁子女)疑似辍学学生台账(含失学学生)、辍学学生台账“三本台账”,并根据自查结果等动态更新,做到人账相符。要把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残疾儿童、留守儿童、困境儿童随迁子女、涉案未成年人特殊群体作为重点排查和监测对象准确掌握特殊群体学生就学情况,健全辍学学生快速发现与响应机制。

要进一步健全省市县校四级联动机制学校一月一报告,对按有关规定认定为疑似辍学或辍学的学生,及时纳入相应台账并向教育上报县区一季度一复核,区教育局对各校报送的疑似辍学和辍学学生数据进行复核地市一学期一调研,市教育局将每学期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一次控辍保学工作情况调研省级一学年一评估,省教育厅督导部门将会每学年对辖区内控辍保学工作情况进行评估。

要加强宣传教育,督促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依法送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接受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的,应当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提出申请,提供县级及以上医疗单位出具的身体状况证明,由当地乡镇政府或者教育批准。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政府或者区教育局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司法部门依法发放相关司法文书,敦促其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二)严查非法办学行为。各学校要认真排查并严厉查处社会培训机构以“国学班”“读经班”“私塾”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的非法办学行为,坚决杜绝适龄儿童、少年入教入寺不接受义务教育。

、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

(一)做好随迁子女入学工作。要深入推进“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各学校要简化优化入学流程和证明材料,确保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应入尽入,不得随意提高入学门槛,全面清理取消不合规的随迁子女入学证明材料及其时限要求,严禁要求随迁子女家长提供户籍地无监护人等无谓证明材料,依法保障每一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向随迁子女收取有别于本地户籍学生的任何费用。针对县域内大量农村户籍人口转移到县城务工居住后,其随迁子女选择在县城就读的实际情况,以“合法稳定居住、合法稳定就业”为基本条件,规范随迁子女入学。学校要实行随迁子女与本地户籍学生混合编班、统一管理,加强对随迁子女的教育管理服务,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各学区要进一步规范对随迁子女入学材料的审查,坚持程序规范,信息属实,对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不予办理入学登记。

(二)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纳入当地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整体工作统一安排。残疾儿童、少年在入学条件、入学流程等方面要与其他适龄儿童、少年同等对待;其入学年龄和年限应当与普通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相同;必要时,入学及在校年龄可以适当提高。要积极推进融合教育,优先采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方式,就近安排能够接受普通教育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不能接受普通教育的,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进入特教学校就读;因残疾程度较重不能进入学校或儿童福利机构(含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特教班就读的,应采取送教上门的形式实施教育,并纳入特教学校学籍管理;由特教学校负责重度残疾学生实施送教工作;对于入学安置有争议的,由我区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对其接受义务教育的能力进行评估认定,提出入学安置意见,明确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方式和具体就读(送教)学校,做好教育安置,做到应入尽入。在儿童福利机构被收留抚养的孤儿,由儿童福利机构持相关证明材料,到教育局指定的地点办理入学手续。流浪乞讨适龄儿童、少年,由救助管理机构持相关证明材料,到教育局指定的地点办理入学手续。

(三)落实华侨、港澳台籍和国际学生入学政策。华侨、港澳台居民随迁子女,由实际住址所在学区调剂安排入学。国际学生应到已在石家庄市教育局备案的学校就读,义务教育阶段未备案学校一般不得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

(四)落实高层次人才子女教育优待政策。石家庄市人才绿卡持有人子女入学的,由其父母或监护人持石家庄市或栾城区人才绿卡、户籍证明工作证明和居住证明等相关材料填写《栾城区2024年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登记表》(附件4),并于7月23日-25日区教育局办理报名入学手续“石家庄市人才绿卡信息管理平台”记录提供入学信息。

(五落实军人子女及其他优抚对象优待政策。适龄儿童少年父母一方为现役军人子女入学的,按照《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军区政治工作局、河北省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河北省军人子女优待实施办法的通知》有关规定,由区人民武装部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教育局办理入学备案登记;适龄儿童少年为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依据省公安厅、省教育厅《转发公安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冀公办发201897,由区公安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教育局办理入学并备案登记

(六)做好其他依规调剂入学工作。因旧城改造、拆迁过渡等原因造成人户分离的,由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提供拆迁协议、现实际居住证明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原则上由现实际居住地学区调剂安排入学。居住在无配套教育设施的新建小区、插建小区、扩建小区的适龄儿童、少年,由住址所在地学区调剂安排入学。

六、严格规范招生行为

(一)坚持统一招生原则

为规范招生秩序,全区义务教育招生工作由教育局统一安排城关第一中心学区、城关第二中心学区、楼底中心学区、窦妪中心学区、冶河中心学区由中心学区统一组织本学区小学招生工作,各小学不单独组织招生;其他学区由中心学区指导协调招生工作。各学区、学校设置招生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公布招生电话并上报区教育局普教

(二)深入推进阳光招生

义务教育招生工作开始前,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主动向社会公开招生相关信息,包括招生具体政策、学校划片范围、入学条件、报名材料、报名流程、报名时间节点、工作咨询方式、监督举报平台、信访接待地址等。学校要在开学前向社会公布新生名单等信息,主动公开招生结果,建立并完善招生咨询和监督举报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耐心解答群众疑问,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高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公信力。要持续宣传“双减”等促进教育公平的工作措施和成效,在全社会营造正确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观、学生成长观,引导家长树立科学教育观念,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的错误评价导向。

(三)建立招生入学工作预警制度

各学校要建立健全招生入学工作预警机制,加强对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的预测分析,对出现常住人口中适龄儿童逐年增加、学位供给紧张的情况,要尽早、提前向社会发布预警提示,合理引导家长预期。招生期间,各学校要对可能新增大班额的情况进行预警提示,坚决防止产生新的大班额。建立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监测和通报制度,依法落实政府举办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强化义务教育政府保障责任,依据常住人口规模积极扩大公办教育资源,确保义务教育学位主要由公办学校提供,合理调整招生计划,坚决杜绝将政府举办义务教育的责任推向市场。

(四)严格执行招生纪律

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提出的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十项严禁”纪律。公办、民办学校互不享有招生特权,坚决杜绝提前招生(包括提前进行招生宣传、承诺录取等)和掐尖招生;严禁采用笔试、面试、测评、竞赛、面谈、筛选简历或者任何变相形式选拔生源;严禁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作为招生依据或参考;严禁校外培训机构曲解宣传入学政策,炒作公办学校排名,诱导或欺骗学生家长;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各类证书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或参考;严禁以高额物质奖励、减免学费、虚假宣传、照顾分班等恶意竞争方式招揽和争抢生源;严禁借转学名义变相掐尖招生;严禁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混合招生,公办学校不得以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名义开展选拔招生或考试招生,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以公办学校或公办学校校区、分校的名义招生,不得故意混淆与公办学校的关系,模糊办学主体,进行虚假宣传误导学生和家长,也不得以借读、挂靠等名义变相违规招生;学校不得以“国际部”“国际课程班”“境外班”等名义招生,不得引进境外课程,不使用境外教材;对民办学校未按规定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录取的学生、超计划招收的学生以及违规跨区域招收的学生,将不予学籍注册和升学操作;严禁借课改实验、小初衔接等名义进行或变相进行非起始年级招生;严禁任何学校以共建、捐资助学等各种名义择校乱收费;严禁民办学校自立项目、违规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严禁违反学籍管理规定,违规招收借读生,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现象,学校不得在招生结束后擅自招收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学生,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得为违规跨区域招收的学生和违规转学学生办理学籍转接;学校不得在小学一年级入学报名、领取入学通知书、办理报到手续等环节组织任何形式的面试,不得向学生询问任何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知识类问题;民办学校不得与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以及其他单位签订接受商品房买受人入读学校的合同或合约协议。

严禁设立或者变相设立重点班、快慢班、实验班等,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民办学校要严格落实均衡编班规定,对新入学的义务教育学生,要通过“石家庄市义务教育均衡分班系统”按照随机派位方式均衡编班,学校分班工作由区教育局统一组织进行随机派位均衡编班,均衡分班结果确定后在校期间不得重新分班、编班。要均衡配置师资,合理组建班级教学团队,确定班级师生组合时应遵循随机原则,确保教学团队水平大体相当。要确保56人及以上大班额问题不反弹,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不得出现56人及以上大班额,鼓励有条件学校按照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初中每班不超过50人招生。

、加强招生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教育局成立了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其他领导为副组长,学校幼儿园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义务教育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对辖区内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负总责,学区、学校要成立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领导小组,局主要领导、学区负责人、中小学负责人是本辖区、本学校招生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辖区、本校招生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要完善招生工作实施方案,规范招生工作程序,建立并严格落实入学监督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并为招生入学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教育局要向学校具体负责人员做好招生政策的培训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制定招生入学工作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小组,建立会商协调机制,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确保平稳招生。要建立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之间,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之间的专项工作直通网络,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沟通、协商和处置,确保各个工作环节无缝衔接,确保学生及时入学升学。要积极主动回应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中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热点事件,要讲清政策,及时澄清和消除不实信息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正确引导家长缓解化解焦虑情绪。

(二)加大监管力度,严肃执纪问责。按照《石家庄市栾城区教育局关于印发<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2024)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区教育局实施“局领导分包科室、科室分包学校”的全面包联责任制。各股室在招生开始前,每周对包联学校进行走访,坚决杜绝各类掐尖招生、违规宣传现象的发生;招生期间,对于社会关注度高的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和全部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要通过驻场监督的形式进行“全天候”监管;招生结束后,根据包联安排,每周到包联学校比对在校生人籍情况,杜绝违规招生现象的发生。8月每周五下班前由分包科室报送包联检查报告,经分管领导审阅签字后报至普教。

教育局继续深入开展中小学违规招生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健全违规招生查处和责任追究机制,畅通举报和申诉受理渠道,加大监管力度,全程跟踪监督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对违规招生行为,要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纠正一起。对违规的公办学校,由区教育局责令限期整改,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通报批评、取消评优评先资格、撤销荣誉称号等处理;同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视情节轻重对校长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直至撤职或者解除聘用关系;涉嫌违法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追究法律责任。对违规的民办学校,由区教育局责令限期整改,视情节轻重给予约谈、通报批评、列入“黑名单”、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减少下一年度招生计划、停止当年招生直至吊销办学许可证等处理。对违规参与招生的校外培训机构,由区教育局责令限期整改,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通报批评、列入“黑名单”、停止招生直至吊销办学许可证等处理。

(三)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学籍管理。各学校严格落实“一人一籍、籍随人走”的原则,提高学籍管理信息化水平,按照学籍管理程序办理新生注册和毕业升级工作。要通过学籍管理,及时掌握学生流动和辍学情况,为减少学生无序流动、全面实行就近入学、加强控辍保学提供技术支撑。对于不满6周岁的儿童,不安排入学,不予学籍注册,并对私自招收不满6周岁儿童入学的学校,严肃追究校长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学生学籍异动管理,特别要加强区域外招收和转入学生的学籍管理,严格控制学生非正常流动。学生学籍经正常招生程序进入学校后,其他学校不得任意调取其学籍。学籍是学生入学的结果,不是入学和转学的前提条件,不得以学籍问题为由拒收学生。学生没有到校报到入学的,学校不得通过招生程序将其学籍注册成正式在校生。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转学要依据该年级起始招生计划数和招生平台实际录取人数,在不超过当年招生平台实际录取人数的情况下,才能接收转入学生。

(四)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各学校要充分、深入、细致解读招生入学政策,着力宣传促进教育公平的具体举措,积聚工作正能量,回应人民群众关切。要在招生入学关键环节和关键时点,就关键政策、群众关心的疑难点做好宣传释疑工作,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引导广大家长充分认识就近入学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价值和意义,树立科学教育观念,把培养孩子的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作为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理性帮助孩子确定成长目标,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的功利化倾向要加强招生宣传引导,总结推广招生入学工作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积极宣传优质均衡发展成效和老百姓身边的好学校,努力营造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要高度重视舆情监控,健全完善舆情应对和处置机制,确保招生稳定。

各学校要结合各自实际,研究制定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具体办法,经学校主要负责人和包联负责人审阅签字盖章后于2024年7月18日前报区教育局。

 

招生咨询电话:8866605088666001,监督举报电话:88666385。

电子邮箱:luanchengpujiao@126.com。

附件:

1.石家庄市栾城区教育局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2.栾城区2024年义务教育招生工作时间安排

3.栾城区2024年入学基本信息登记表

4.栾城区2024年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登记表

5.栾城区2024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咨询电话

 

石家庄市栾城区教育局

2024年717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附件1

 

 

石家庄市栾城区教育局

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长:靳瑞志    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

                  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安军霞    教育工委副书记

     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苏增海    党组成员

董中义    党组成员

任素杰    党组成员

职教中心书记、校长

刘新锋    党组成员

驻区教育局纪检监察组组长

 员:局机关负责同志,各学校(幼儿园)主要负责同志

 

 

附件2

栾城区2024年义务教育招生工作时间安排

日期

星期

民办小学

公办小学

初中

7月8-13日

 

 

导出毕业年级学生信息统计表加盖公章交教育局和相应初中,并告知学生7月21-22日初中报到。

接收招生范围内小学毕业年级学生信息统计表

7月19日

星期五

完成线上线下信息采集工作

 

7月20日

星期六

7月21日

星期日

报名审核

完成小升初直升报到工作

7月22日

星期一

7月23日

星期二

 

完成“石家庄市小升初跨县域转学”审核工作

7月24日

星期三

 

7月25日

星期四

7月26日

星期五

电脑随机派位

完成片区内居民子女及“栾城户籍进城、跨乡镇务工子女”报名资格审核工作

7月27日

星期六

随机派位录取学生报到

7月28日

星期日

7月29日

星期一

 

完成民办小学电脑随机派位摇号未被录取学生的录取工作,并上报《栾城区2024年入学基本信息登记表》(第一批)

完成民办初中电脑随机派位摇号未被录取学生录取工作上报《栾城区2024年入学基本信息登记表》(第批)

8月6-10日

处理遗留问题招生结束。上报《2024年入学基本信息登记表》(第批)

8月20日前

发放录取通知书总结招生工作

 

附件3

栾城区2024年入学基本信息登记表

学区:            学校:(盖章)              分包股室:                       填表日期:            

序号

姓名

性别

民族

身份证号

户籍地

住址

监护人电话

备注

 

 

 

 

 

 

 

 

 

 

 

 

 

 

 

 

 

 

 

 

 

 

 

 

 

 

 

 

 

 

 

 

 

 

 

 

 

 

 

 

 

 

 

 

 

 

 

 

 

 

 

 

 

 

 

 

 

 

 

 

 

 

 

普教意见:(盖章)

 

附件4

栾城区2024年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登记表

家长姓名

 

性别

 

身份证号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人才绿卡类别

 

绿卡有效期

 

家庭住址

 

学生姓名

 

性别

 

身份证号

 

第一志愿

 

第二志愿

 

家长(监护人)意见

 

 

签字: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意见

 

 

 

(盖章)      

     

备注

 

 

 

 

备注:1.此表填写内容必须真实,栏目严禁空白。

2.此表一式份,家长、学校、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留存一份。

 

 
附件5

 

栾城区2024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咨询电话

学区/学校

招生工作联系人

招生咨询电话

监督举报电话

凌空桥路小学

王老师

19322717897    19322717895

85537616

兴安大街小学

刘老师

19213218116

88031043

宏远路小学

李老师

张老师

13513215098  15226547400

69130868

宏远路小学实验学校

李老师

彭老师

13373211049  13831128313

15032826726

三苏小学

王老师

张老师

13582110720

19033293159

13103211156

太阳城小学

马老师

88668896     13930147111

13081082275

城关第一中心学区

殷老师

13832338155

13832338155

新开大街小学

范老师

13931991770

13832338155

中心路小学

赵老师

15830969899

13832338155

李冶街小学

王老师

13833123498

13832338155

城关第二中心学区

张老师

13472170712

13472170712

祥和路小学

韩老师

刘老师

15232153360

13673133931

13472170712

圣雪路小学

王老师

15373996768

13472170712

楼底中心学区

张老师

15100122869

13932140195

冶河中心学区

许老师

15128158611

15128158611

窦妪中心学区

郭老师

13081027907

13081027907

西营中心学区

赵老师

13513117230

15373967915

南高中心学区

郭老师

13103315525

13103315525

柳林屯中心学区

王老师

15227188433

13363897612

栾城区第五中学

刘老师

苏老师

13803216970  13323112686

88666805

栾城区第七中学

宁老师

15373918570

17803315189

楼底中学

秦老师

张老师

13930423741  17743776091

13831191860

窦妪一中

次老师

13403212831

19131113765

窦妪二中

王老师

13472136146

15130662696

冶河镇中

魏老师

师老师

13653216763  13931985589

18332009199

苏邱中学

李老师

15132475625

13933086489

西营乡中

牛老师

13513384221

15731102938

南高乡中

张老师

13012143564

13833137177

柳林屯乡中

李老师

李老师

13131138069

13933040233

18831108678

天阳外国语学校

李老师

17798062217  

13073159314

育才学校

王老师

王老师

13932141499  15081822168

15373804102

至柔学校

孙老师

15032854319

17736926413

特教学校

韩老师

15030134667

15132151521

栾城区教育局

88666050  88666001

88666385 88666001

 

政策解读